淘寶鉆展什么時候出價最好
2023-01-16| 21:38|發(fā)布在分類/淘寶知識|閱讀:37
2023-01-16| 21:38|發(fā)布在分類/淘寶知識|閱讀:37
本文主題淘寶,淘寶精準,淘寶問答。
鉆展怎么出價?相信廣大商家都想知道這個問題,有關鉆展出價的一些心得,幕思城電商在這篇文章中可以跟大家聊一聊,讓大家更好的了解淘寶鉆展出價是怎么做的。
CPM模式的扣費原理
先說CPM模式,按照展現(xiàn)付費,CPM即每展現(xiàn)一千次鉆展廣告時的扣費,比如你出價30元,你的廣告展現(xiàn)1000次時收費30元,不滿1000次的展現(xiàn)系統(tǒng)自動折算收費,點擊不收費。
鉆展的展現(xiàn)規(guī)則是,按出價高低,價高者得,出價高的優(yōu)先展現(xiàn),競價成功的話實際結算CPM價格=下一名CPM結算價格+0.1元。比如你出價50元,跟你競爭的下一名出價是40元,你競得這個展現(xiàn),那么你這個展現(xiàn)的實際扣費就是(40+0.1)/1000=0.0401元。
CPC模式的扣費原理
點擊付費CPC模式,就是展現(xiàn)不收費,點擊才收費,雖然我們的出價是單次點擊的價格,但實際上系統(tǒng)也是先把它折算成千次展現(xiàn)價格CPM再跟其他競爭者的CPM來比較,確定展現(xiàn)順序的。
預估的CPM=出價CPC*創(chuàng)意點擊率CTR*1000
比如你出價1元,創(chuàng)意歷史點擊率5%(沒有歷史點擊率的創(chuàng)意按同行同定向的平均點擊率為初始點擊率,投放后按實際點擊率修正),那么你這1元出價實際相當于CPM模式下的出價1*5%*1000=50元,是以預估CPM50元去跟別的店鋪競爭展現(xiàn)順序的。你可以理解為,CPC模式實際上也是屬于CPM模式,費用結算公式同上面一樣,實際結算CPM=下一名結算CPM+0.1元,那么你的結算點擊單價CPC=結算CPM/1000/點擊率CTR。接前面,比如你出價1元,點擊率5%,下一名的結算CPM也是40元,那么你這個點擊的成本就是(40+0.1)/1000/5%=0.802元
弄明白上面這兩個基礎的扣費原理,才能理解后面的內(nèi)容。
在這里先說明下,當年我首次分享鉆展三部曲時的數(shù)據(jù)和截圖非常適合用來解讀這個理論,所以這篇文章主要還是以當年的數(shù)據(jù)和截圖為主,不管怎樣,都是為了讓大家更容易理解這個理論,畢竟后來都知道怎么直接優(yōu)化了,不可能還浪費預算去復盤整個過程。
接手當天,我就按自己的思路進行了調(diào)整,比如去掉一些效果不好的地域,增加一些新的定向人群,增加時間段,特別是利用多計劃多單元階梯出價(下篇會細講這個多階梯出價),把原本只有10多個計劃的鉆展調(diào)整成30多個(總預算不變),把計劃里面的單元獨立出來,弄成一個計劃只有一個單元和一個單元只有一個定向人群,因為不確定自己的調(diào)整會帶來什么影響,主要就是分離計劃和多階梯出價,其它沒做太大的調(diào)整。不過,第3天就很明顯的看到調(diào)整后的數(shù)據(jù)變好了,當天把鉆展按自己剩下的想法繼續(xù)調(diào)整,第4天的數(shù)據(jù)已經(jīng)很優(yōu)秀。
按我的想法對鉆展調(diào)整后,CPC從0.6元左右降到了0.35元,按照我的想法繼續(xù)優(yōu)化下去,控制CPC在0.3元以內(nèi)是完全可行的。以下是接手第4天和第5天的效果數(shù)據(jù):
調(diào)整后鉆展的CPC從優(yōu)化前的0.59元降到了0.34元,回報率從1.65上升至2.28,但是,回報率數(shù)據(jù)離我的預期有點差距。
一個嚴重的問題
雖然調(diào)整后鉆展數(shù)據(jù)是朝著好的方向變化,但在定向人群沒有大的改變時,按理來說點擊率和轉化率的變化幅度應該不大,而實際情況卻出現(xiàn)兩個異常,一是為什么出價的改變對點擊率影響這么大,點擊率從8.54%降到了6.15%;二是CPC降低了42%,轉化率固定不變的話,回報率ROI理論上來說應該提升至1.65/(1-0.42)=2.84,再加上地域的優(yōu)化可以提升10%左右(按照我以前對直通車多次地域優(yōu)化后的ROI變化得出),接手第4天和第5天的回報率應該在3左右,但實際上它沒有,它只有2.28。這讓當時的我疑惑不解,為什么定向人群不變,點擊單價的降低,回報率卻沒有按比例提升,而且點擊率還降低了不少。
接手第6天,我繼續(xù)降低出價,但那天的點擊率失控了,反而使CPC漲至了快0.5元,而ROI也掉到了2以下。
我在網(wǎng)上找了很久,都沒有找到鉆展出價和點擊率回報率之間關系的任何只言片語,為此,我只好靜下心來分析造成這一切的原因,在這些問題困擾我兩天后,我終于想明白了這一切。
一個無人提及的理論
兩個不同的定向人群,難免會有一部分人群是重疊的,鉆展五部曲第二篇里提到的定向人群快選理論表明兩個人群越接近,它們重疊的比例越高,我們投放鉆展肯定是希望盡量投放給精準的人群,而我們競爭對手也是這樣想的,大家都去圈定精準人群,大家所投放的精準人群就會有一部分是互相圈定的,不是你搶到就是我搶到。
精準人群是指系統(tǒng)篩選出來近期最有可能購買的人群,具有很高點擊率和轉化率的人群,次精準人群是指系統(tǒng)篩選出來有可能購買的潛在人群,具有中點擊率和轉化率的人群,全網(wǎng)人群是除前面兩個人群外的其他人群,低點擊率和轉化率。這里,我們只考慮精準人群互相互相圈定的情況,同時屬于兩個定向人群的人群是特別精準的,是大家都想搶的人群。如下圖:
假設一個資源位只有你和競爭對手A兩個店鋪競爭,比如你圈定了10萬人(其中2萬精準人群,8萬次精準人群),競爭對手A也圈定了10萬人(也是2萬精準8萬次精準人群),其中你們重疊的精準人群是1萬人。根據(jù)鉆展展現(xiàn)規(guī)則,出價高的優(yōu)先展現(xiàn),如果競爭對手A的出價比你高,那么這互相圈定的1萬精準人群將被A買走,你只能買到剩下的1萬精準人群和8萬次精準人群(精準人群占比11.1%);如果你的出價比A高,那你就可以買到2萬精準和8萬次精準人群(精準人群占比20%),很明顯的,誰的出價更高,就能買到更高比例的精準人群,點擊率和轉化率也就越高。
當然,現(xiàn)實中每一個資源位都是有大量競爭者的,這個A圈走你的一部分精準人群,另一個B圈走你的一部分精準人群……到最后,其實是大家都在互相圈定著彼此的精準人群,出價高的可以買到更高比例的精準人群,點擊率和回報率都更好。
但是出價越高,點擊率的提升不會像出價一樣正比例提升,點擊率的增長會越來越緩慢,過了某一個出價點,點擊單價增長會越來越快,在回報率達到一個峰值后,將隨著點擊成本的提高而開始下降,所以就存在這么一個出價,它的點擊單價不是最低的,點擊率也不是最高的,但它的回報率卻是最高的。
當你弄明白這個定向人群互圈理論,會改變你對鉆展出價的理解,你會明白這些:
1.出價高低和點擊率轉化率的關系;
2.鉆展的點擊單價不是越低越好;
3.出價越低,點擊單價不一定會越低;
4.點擊率和轉化率基本是正相關的,點擊率越高的人群轉化率會越高;
5.預算剛好按設定的時間段消耗完,或者說每個小時的預算到快結束時才消耗完,不是最優(yōu)選擇;
6.在不同時間和活動大促時如何快速調(diào)整出價;
7.如何保護自己的老客戶人群不讓競爭對手搶走
……等等(本文原創(chuàng)作者:旋火(叫我xh),轉載請保留)
其實直通車也是存在差不多的情況的,排名越前面,點擊率越高轉化率越高,排在越后面效果越差,但前幾名的CPC又特別高,所以需要一個合適的出價去搶最合適的展現(xiàn)排名。
換種解釋說法
之前有朋友在看了這個理論后,將他的解釋發(fā)給我看,他的說法更容易讓大家理解。
你和競爭對手都圈定的人群是比只被單個店鋪圈定的人群更精準的。
ABCDE是競爭對手,在他們?nèi)Χǖ娜巳褐校珳嗜巳旱恼急葹?0%。
A店鋪圈定5000人,精準人群為500人;
B店鋪圈定10000人,精準人群為1000人;
C店鋪圈定20000人,精準人群為2000人;
D店鋪圈定30000人,精準人群為3000人;
E店鋪
……
當A和B同時投放時,A所圈的人與B所圈的人重疊人數(shù)為10人,B的出價比A高,那么A將失去這10個精準人群,此時A圈定的人群剩下5000-10=4990人,精準人群為500-10=490人,這時候A店鋪精準人群占比是490/4990=9.81%;
當A和C同時投放時,A所圈的人與C所圈的人重疊人數(shù)為40人,C的出價比A高,那么A將失去這40個精準人群,此時A圈定的人群剩下4990-40=4950人,精準人群為490-40=450人,這時候A店鋪精準人群占比是450/4950=9.1%;
……
依此類推,如果其他店鋪的出價一直比A高,那么A店鋪的精準人群占比會一直下降,投放效果也會越來越差。反之,直接出高價則可以優(yōu)先購買到所有已圈定的精準人群,獲得更高的精準人群占比。
用數(shù)據(jù)來檢驗理論
接手的第7天晚上,在我有了上面這個理論的初步想法后,意識到追求最低出價和最低CPC并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后,我開始提高出價,之后的回報率變化曲線完全符合的我猜想,經(jīng)過兩天的調(diào)整,基本確定了店鋪的最佳出價。以下是第10天的數(shù)據(jù):
原來CPC0.34元,ROI2.28,現(xiàn)在CPC0.44元,但回報率2.84,更接近我剛優(yōu)化時對回報率的預估。上面這個是一天的數(shù)據(jù),下圖是第10天至第15天的數(shù)據(jù):
很明顯可以看出,拼命調(diào)低出價,雖然帶來了更低的CPC,但回報率卻不如人意,現(xiàn)在提高了出價,CPC有所升高,但帶來的回報率要比拼命壓低出價時多20%,這個新的出價才是這個店鋪的最佳出價,更值得長期投放。不要為了追求低CPC,而丟掉了推廣的目的用最少的錢,創(chuàng)造最大的效益。
一切理論都必須經(jīng)得起驗證,剛接手那三天因為調(diào)整內(nèi)容過多,數(shù)據(jù)較亂,以下放出第4天到第15天的出價和回報率曲線對比圖(左邊相當于出價曲線,右邊是回報率曲線):
不止這兩個理論
我不止一次細想過這樣的情況,比如前1秒進來的是次精準人群,出價高的競爭對手先購買消耗完此時段的預算,后1秒進來的是精準人群,卻被出價低的你購買到了,把1秒延長為1個小時,會不會仍然出現(xiàn)出價高的店鋪因為購買到太多次精準人群,而讓后面出價低的店鋪撿到便宜呢?
當時定向人群互圈理論我總結出來有一段時間了,正是一直擔心這個理論會存在上面所說的邏輯上的硬傷,才遲遲未發(fā)布,直到后來我又想明白了一個東西才釋然,這個東西就是下面這個理論:
人群多標簽理論
只要你打開手機淘寶,系統(tǒng)就會開始對你進行打標,你在哪個城市,你用的什么手機,喜歡點擊什么廣告,喜歡收藏什么類目產(chǎn)品……系統(tǒng)已經(jīng)把你分析的清清楚楚。比如你店鋪一個潛在客戶,她最近瀏覽收藏了多個類目的產(chǎn)品,那么系統(tǒng)判斷她接下來最有可能購買的是手機>香水>女包>你店鋪的產(chǎn)品>零食>……甚至更細,系統(tǒng)還判斷了她可能購買什么價位和風格的女包。系統(tǒng)給每一個人都打上了幾十個標簽,也就是說她不只是你這個類目的潛在客戶,她也是其他類目的潛在客戶,那么你投放鉆展的競爭對手就不只是你這個類目的店鋪,而是在那個時間段那個資源位一起投放鉆展的所有店鋪。
每一個潛在客戶都有成千上萬個店鋪跟你競爭,每一個剛打開手淘的買家,系統(tǒng)都會實時地把定向了這個買家標簽的所有店鋪按出價高低排序展現(xiàn)廣告,如果你出價低,這個流量就會被其他的店鋪買走,而你將錯失這個精準流量。那么上面提到的出價高的碰巧買到大量差流量,出價低卻買到大量好流量的情況根本不會發(fā)生,因為每一個流量的競爭者實在太多,一個出價高的消耗完了,后面還有一堆同樣出價高的在排隊等著消耗預算,那么這種大量偶然性就不會有發(fā)生的可能。少量的偶然性肯定是不可避免的,畢竟系統(tǒng)給的標簽不可能完全正確無誤,且每個人都會有臨時沖動購物的可能。
你使用過達摩盤,或者看看直通車的人群就會明白,系統(tǒng)本身就給每個買家打上了一堆的標簽,只是這些標簽有主有次,有近期的有過去的,越是近期的和細分的標簽對于我們來說越精準,但精準也往往意味著競爭大,需要出更高的價格去購買。
過去,我只是把競爭對手限定在自己類目,后來想明白了人群都是多標簽化的,每個人都帶有多個類目的標簽,所有開通了鉆展的賣家都可能是我的競爭對手,競爭是非常充分且穩(wěn)定的,至此,我確信定向人群互圈理論已是完美無瑕,無懈可擊。
幕思城為您更新最近最有用的電商資訊、電商規(guī)則淘寶,淘寶精準淘寶問答。了解更多電商資訊、行業(yè)動向,記得關注幕思城!
這個問題還有疑問的話,可以加幕.思.城火星老師免費咨詢,微.信號是為: msc496。